体毛也能影响竞技体育?多项赛事证明:比赛要想赢必须先脱毛

原创 我是科学人 我是科学人

最近火了一种说法:游泳运动员比赛前要进行一种神秘仪式——给自己的身体脱毛。

听起来虽然有点无厘头,但仔细想想,好像在绝大多数大型游泳比赛的现场照片中,游泳运动员们的皮肤表面看起来都非常光滑。

5天前,汪顺在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问鼎冠军。从媒体公开的照片来看,他在上场前同样给自己刮去了腋毛。

汪顺

像汪顺这样只刮去腋毛的男运动员还不算夸张,澳大利亚的詹姆斯·马格努森,在赛前甚至还会进行全身脱毛。有人因此调侃他,只要一比赛,他就从猕猴桃变成了水煮蛋。

调侃归调侃,但游泳运动员们究竟为什么要在赛前脱毛?难道这里面藏着什么获胜关键?

我变秃了,也变强了

脱毛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管是使用专业的脱毛仪、剃毛刀,或是使用蜜蜡、脱毛膏等,脱毛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能让顶尖运动员们在宝贵的赛前准备时间专门剃毛,唯一的理由就是:它对提高成绩有帮助。

听起来很难以置信,对不对?身体上细小的毛发怎么可能会影响成绩呢?

但早在1989年,发表在美国《体育健身医疗科研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就已经言之凿凿。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和艾奥瓦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学家联合做的,主要研究的是:蛙泳运动中体毛去除的生理影响。

他们找来了13个19岁到23岁之间的大学游泳队男队员,一共进行了三组对照实验,有两组都证明,去除体毛的确对运动员的运动状态,甚至是比赛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一组实验验证的是,正常蛙泳状态下的耗氧量、运动后血液乳酸水平对比。

耗氧量对标的是运动中消耗了多少氧气,氧气消耗的越多,证明运动强度越大,运动员们要出的力也就越多;而运动后的血液乳酸水平观察的则是肌肉内部的能量代谢,同理,能量代谢值越高,运动员们花的力气也越大。

数据显示,剃毛后男队员们的耗氧量和运动后血液乳酸水平都显著低于未剃毛的对照组。

另一组实验则让这两组队员同时蹬着泳池边沿出发,过程中既不划臂也不打腿,同时测试这两组队员前进速度的衰减率。

数据显示,剃毛后队员们的速度衰减率明显低于未剃毛的队员。换句话说,剃毛之后,游泳的阻力降低了。

这样看来,游泳健将们赛前脱毛,似乎也不难理解了。

脱毛,不止在游泳

其实,除了游泳比赛之外,在其他竞技运动中也有脱毛的传统。

就比如,自行车。尤其是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比赛前刮掉腿毛,对他们而言,不止是“仪式感”那么简单,甚至还牵扯到了空气动力学。

1987年,自行车空气动力学工程教授切斯特·凯尔在研究中发现,在自行车比赛中,选手剃掉腿毛可以减少0.6%的空气阻力。但在那个时候,因为与之相关的“风动测试”价格非常昂贵,所以很少有团队去验证这个结果在实际比赛中对选手速度的影响。

直到2014年,美国单车品牌——闪电的两位空气动力学家在为车手托马斯进行空气动力学改善的时候,偶然发现,在相同的速度下,剃掉腿毛,行进阻力大约能减少7%。相当于以40km/h行进时,每小时可以节约79秒。

这个发现让他们很受振奋,马上又找来5名志愿者,测试结果显示,在剃掉腿毛后,这5位测试者每小时的行进速度都节省了50到82秒不等。

包括托马斯在内的6位测试者数据

当然,除了提高比赛成绩,剃掉腿毛对自行车职业运动员来说也有其他益处。比如,在赛后或训练后的腿部按摩时,可以避免拉扯腿毛造成的疼痛。运动中发生受伤,也更方便医护人员处理伤口。

体育竞技的背后,往往藏着极易被忽视的科学依据。

运动员们用“脱毛”的严谨告诉我们,在速度面前,哪怕一根体毛,都值得重视。

原标题:《体毛也能影响竞技体育?多项赛事证明:比赛要想赢必须先脱毛》

阅读原文

Copyright © 2088 瑞典世界杯|日本德国世界杯|博西斗殴世界杯赛事激情站|tawuranb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