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部门,有关直属单位,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
根据《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32号)有关规定,体育总局对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授予的主体和方式进行了相应调整。现将调整后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授予单位和证书编号规则予以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以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授予时间为准),《体育总局关于公布一级和二级运动员审批单位和编码的通知》(体竞字〔2013〕181号)同时废止。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体育总局
2024年10月24日
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授予单位名单
省级体育行政部门
授予单位
编码
授予权限
北京市体育局
01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天津市体育局
02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河北省体育局
03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山西省体育局
04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
05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辽宁省体育局
06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吉林省体育局
07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黑龙江省体育局
08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上海市体育局
09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江苏省体育局
10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浙江省体育局
11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安徽省体育局
12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福建省体育局
13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江西省体育局
14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山东省体育局
15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河南省体育局
16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湖北省体育局
17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湖南省体育局
18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广东省体育局
19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
20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
广电体育厅
21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重庆市体育局
22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四川省体育局
23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贵州省体育局
24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云南省体育局
25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
26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陕西省体育局
27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甘肃省体育局
28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青海省体育局
29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局
30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
31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3200
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授予单位名单
体育项目管理中心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
授予单位
编码
授予项目
授予权限
国家体育总局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
0001
冰壶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越野滑雪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高山滑雪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跳台滑雪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自由式滑雪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单板滑雪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北欧两项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冬季两项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雪车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钢架雪车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雪橇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0002
射击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射箭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0004
冲浪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蹼泳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摩托艇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
0005
举重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式摔跤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0008
游泳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公开水域游泳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跳水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花样游泳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0009
体操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艺术体操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蹦床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健美操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技巧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
0010
手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曲棍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排球运动管理中心
0012
排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沙滩排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0014
网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软式网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
0016
航空航天模型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车辆模型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航海模型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0017
象棋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国际象棋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0018
武术套路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武术散打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登山运动管理中心
0020
登山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攀岩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滑雪登山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
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0022
轮滑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滑板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篮球协会
0024
篮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三人篮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田径协会
0025
田径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滑冰协会
0026
速度滑冰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短道速滑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花样滑冰协会
0027
花样滑冰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冰球协会
0028
冰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马术协会
0029
马术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
0030
场地自行车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公路自行车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山地自行车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小轮车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击剑协会
0031
击剑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
0032
铁人三项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现代五项运动协会
0033
现代五项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0034
帆船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赛艇协会
0035
赛艇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皮划艇协会
0036
皮划艇静水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皮划艇激流回旋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摔跤协会
0037
摔跤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柔道协会
0038
柔道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拳击协会
0039
拳击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跆拳道协会
0040
跆拳道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空手道协会
0041
空手道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中国棒球协会
0042
棒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垒球协会
0043
垒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
0044
高尔夫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橄榄球协会
0045
橄榄球
(含15人制)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水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乒乓球协会
0046
乒乓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羽毛球协会
0047
羽毛球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中国围棋协会
0049
围棋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中国健美协会
0052
健美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
0057
霹雳舞
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
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证书编号规则
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证书实行统一编号,证书编号共15位,采用组合编码方式产生,依次为授予年份、授予单位编码、授予顺序号、等级称号代码。具体编号规则如下:
一、授予年份
证书编号第1-4位为授予年份,以4位数字表示,根据授予单位正式发布的等级称号授予文件成文日期中的年份确定。
二、授予单位编码
证书编号第5-8位为授予单位编码,以4位数字表示,按照总局公布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授予单位名单中“授予单位编码”执行。
三、授予顺序号
证书编号第9-14位为授予顺序号,以6位数字表示,记载授予单位本年度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顺序,每年度自000001起编号。
四、等级称号代码
证书编号第15位为等级称号代码,以数字或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用以区分不同级别等级称号。“X”表示“国际级运动健将”,“0”表示“运动健将”,“1”表示“一级运动员”,“2”表示“二级运动员”,“3”表示“三级运动员”。
五、编号结构及示例
六、其他有关要求
为确保新旧政策有序过渡,2025年举办的比赛按照《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32号)授予等级称号,并按照上述编号规则对证书进行编号。
2024年举办的比赛仍按照原《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8号)授予等级称号,并按照原《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编号方法》有关要求编号,证书前4位均按“2024”编号。